秋陽之下,荊竹鎮中學“一分地”勞動實踐基地生機盎然,田壟規整,蔬果青翠,學子們手持工具穿梭其間,采收、松土、澆灌,汗珠映光,笑意盈盈。這片由師生共同開墾管護的“方寸之地”,已成為學校落實“五育并舉”、深化勞動教育的生動課堂,讓勞動之美在田間綻放。
“一分地”筑基:打造勞動教育實踐陣地
作為武岡市農村學校,該校對標新時代勞動教育要求,盤活校園閑置角落,打造兼具實踐、育人與審美價值的基地。基地實行“班級認養、小組協作、責任到人”模式,各班承包專屬地塊,學生輪流當“小菜農”,全程參與農事。從生疏到嫻熟,學子們掌握農耕技能,親歷“春種秋收”的生命歷程,體悟自然節律與勞動智慧。

“多維度”融合:深化勞動教育育人價值
學校以“一分地”為載體,深挖勞動教育“五育”價值,探索“勞動+跨學科”教學。生物課觀察植物生長,數學課統計收成,語文課寫田園文字,美術課繪田間風光,讓“方寸之地”成全方位育人平臺。
學子們在勞動中學會擔當、領悟堅韌,“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深植于心,逐步樹立正確勞動價值觀。

“全鏈條”延伸:拓展勞動教育輻射效應
豐收時節,“一分地”既是“共享課堂”,也是成果展示舞臺。學生們將蔬菜與家人共享、參與校園義賣,或開展烹飪實踐,完成“從田間到餐桌”的完整勞動體驗。學子們的勞動作文多次被省、邵市級媒體刊登,教師團隊開發的特色勞動課程也在省、市級評選中獲獎,讓勞動教育價值廣泛傳播。

下階段,學校將持續深化勞動教育改革,進一步拓展“一分地”育人功能,推動勞動教育與五育深度融合,探索“校園+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模式,讓勞動精神落地生根,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為新時代勞動教育發展貢獻力量。(蔣志棟)
責編:陳方
一審:陳方
二審:湯世明
三審:田從梅
來源:華聲在線
免責聲明:華聲在線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文章僅是作者個人觀點,不應作為投資依據。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文章是網絡作者投稿發布,版權歸投稿作者所有。作者應對文章及圖片的真實性及版權負責。一旦因此引發版權糾紛,權利人提出異議,華聲在線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刪除相應內容。侵權責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擔,如由此造成華聲在線損失,投稿者應承擔賠償責任。如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系我們38160107#(#改成@)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