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空經濟迅猛發展的浪潮中,一系列空中新職業正悄然興起。面對百萬量級的人才缺口,湖南省云達智教科技有限公司以產教融合為引擎,打造出一條從實訓到就業的完整人才培養鏈條。從無人機操控到空域管理,從模擬訓練到實戰演練,一批批“低空新工匠”正從這里起飛,為湖南乃至全國的低空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百萬缺口”背后的機遇
低空經濟,正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新賽道。數據顯示,到2025年,我國低空經濟領域人才缺口預計將超過100萬人。無人機操控員、航空數據分析師、eVTOL試飛工程師、空域管理員……一系列新職業應運而生。
11月12日,在寧鄉校區的一間實訓教室,20多名學員正聚精會神地操控著無人機模擬器。屏幕上,多旋翼飛行器在虛擬的電網塔間穿梭,精準懸停、拍攝數據——這不是游戲場景,而是湖南省云達智教科技有限公司日常教學的一幕。
“我們培養的不是簡單的‘飛手’,而是懂技術、懂行業、懂運營的復合型低空人才。”云達智教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湖南優航集團“一核五翼”戰略中的人才板塊,這家公司正以獨特的人才工廠模式,為蓬勃興起的低空經濟輸送專業化、標準化人才。
“持證飛行是行業規范化的第一步。”云達智教首席執行官(CEO)李瑛指著教室墻上的CAAC(中國民用航空局)執照培訓流程圖說。自2024年《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實施以來,無人機駕駛員持證上崗成為剛性要求。目前全國持照人數不足30萬,與百萬需求形成鮮明對比。

產教融合鍛造“新工匠”
在云達智教的課程表上,培訓內容早已超越基礎飛行。電力巡檢、應急救援、航拍測繪、智慧農業等,每個細分領域都有定制化課程。
與公安警航部門合作開展空中安保巡邏、參與洪澇災害演練執行災情勘察、在園區內試點物流航線運營……云達智教的真項目實戰模式,讓學員在畢業前就積累了寶貴經驗。
“我們的教學案例很多直接來自集團內部的真實項目。”李瑛表示,學員在學習期間就能接觸到鴻蒙研究院的低空智聯數字平臺、參與云達低空科技的實際運營任務,甚至為優航無人機的新機型測試提供反饋。
在教學保障方面,云達智教依托集團生態,實現了訓練機型與市場同步更新,教員均來自行業一線,累計服務超過30個行業、2000余名學員,CAAC執照考試整體通過率名列前茅。
28歲的長沙籍學員劉啟東在完成CAAC執照和應急救援課程后,被一家合作應急科技公司直接錄用,如今已成為區域應急救援隊的骨干。“在這里學到的不僅是技術,更是實戰能力。”他笑著說。
打造低空人才“湖南樣本”
隨著2025湖南(國際)通用航空及低空經濟產業博覽會臨近,低空經濟發展的“湖南速度”備受關注。作為湖南低空經濟產業生態中的重要一環,云達智教正在打造可復制的“產教融合體”模式。通過與多所高職院校合作,將課程體系與認證標準導入學歷教育,積極構建從青少年科技素養培育到在職人員技能提升的全鏈條培養體系。
未來3-5年,云達智教計劃進一步深化與集團各板塊的“人才共育”,開發低空數據分析師、無人機運維工程師等進階課程,并打造線上線下結合的低空人才云平臺,目標成為連接人才、企業和院校的全國性樞紐。

在長沙大學校區,新一期CAAC執照優學班剛剛開課。來自懷化的學員陳思坦言:“我看中的是這里完整的產業鏈背景。學習期間就能接觸最新技術和真實項目,這對就業至關重要。”
低空經濟騰飛在即,這個人才工廠正在為湖南乃至全國的低空產業鍛造著最重要的“翅膀”——專業人才。隨著更多空中新職業從這里起步,湖南低空經濟發展的智力支撐將更加堅實。
責編:陳方
一審:陳方
二審:湯世明
三審:王超
來源:華聲在線
免責聲明:華聲在線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文章僅是作者個人觀點,不應作為投資依據。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文章是網絡作者投稿發布,版權歸投稿作者所有。作者應對文章及圖片的真實性及版權負責。一旦因此引發版權糾紛,權利人提出異議,華聲在線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刪除相應內容。侵權責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擔,如由此造成華聲在線損失,投稿者應承擔賠償責任。如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系我們38160107#(#改成@)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