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運輸大環境不好,我們自己企業要運貨,手里的其他品牌燃油車又費錢,當時就想著得找條新路子。”四川嘉藝通馳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波,望著身后展示架上整齊陳列的天龍KL純電牽引車與天龍KC純電自卸車模型,感慨道:“這組新能源商用車隊,是我深耕物流行業十載的關鍵轉型成果,更是企業跳出傳統運輸瓶頸、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支撐。”

從事物流行業整整10年的周總,最早經營的是傳統燃油車,“以前公司一直用其他品牌的油車,后來想轉新能源,也看過其他知名品牌,但對方銷售給的解決方案和推薦的車輛,總覺得不專業——他們連我們煤礦運輸的場景都沒摸清,就說車能跑,我心里沒底。”真正的轉折點在去年刷抖音時出現:“突然刷到東風商用車的新能源車,當時就覺得很喜歡,立馬就咨詢了。”
讓周總沒想到的是,東風商用車的工作人員很快上門,帶著煤礦運輸場景的調研表,“他們不僅給我做了燃油車、燃氣車和新能源車的詳細對比,還根據我們拉煤礦伴生品的需求,定制了詳細解決方案——比如貨廂做防腐蝕處理、電池容量適配短途往返。”這份專業打動了他,從咨詢到訂車只用了半個月,先采購了東風天龍新能源自卸車,后續又補充采購了牽引車,還自建了充電站,“有了充電站,補電更方便,成本也能控制住。”
如今,周總的業務核心很明確:和幾家煤礦有固定合作,一次性買斷煤礦伴生品,再運輸給客戶。“主要拉煤和煤炭附屬產品,就是煤矸石、洗煤這些,都是散裝貨,得用機械上貨。”他指著窗外正在裝貨的天龍KC,“大部分路線就在犍為本土倒短,來回三五十公里;遠一點的能跑到宜賓的屏山縣、樂山的馬邊彝族自治縣,還有五通橋、夾江也跑,跑夾江的話中途得補點電。”
煤礦短途實測:天龍KC55噸重載的“硬核表現”
2024年初,東風新能源車正式投入運營,最先接受考驗的是天龍KC純電自卸車——負責工廠內部倒貨和犍為本土的近距離運輸,每天要跑多趟,總里程差不多300公里。“剛開始擔心電動車拉不動重載,為了測試車輛性能,我們在場地內轉貨時特意裝了55噸左右。”測試時,周總心里捏著把汗。

沒想到車輛啟動后,周總的顧慮全消了:“場地里拉55噸轉貨,動力還很好,一點不費勁;上路跑都是標載,頂格拉也沒問題。”更讓他驚喜的是底盤穩定性,“犍為本土的路不算好,有些省道坑洼多,拉著重貨跑,車身也不晃,比以前的燃油車穩多了。”
最關鍵的是成本優勢。周總給記者算了筆賬:“每輛車一個月毛利潤在6.5萬到8萬左右,每月電費和服務費成本才1萬左右,平均每公里6毛多錢。”而以前的油車,“差不多裝載情況下,每公里成本兩塊多錢——我們跑一趟夾江(單程40公里),電費才20多塊,換成油車得80多塊,成本差距一下就出來了。”

自建充電站是成本控制的關鍵。“除了跑遠途偶爾要充高價電,大部分時候都用自己的充電站,每度電比外面便宜3毛錢,10輛車一個月下來又是一筆收益。”周總翻開運營記錄,“一年多運行下來,效益確實比油車、燒氣的車好很多,而且車輛故障率很低,基本沒耽誤過正常拉貨。”
干線運輸突圍:天龍KL的“高速紅利+售后保障”
天龍KL純電牽引車,承擔著周總公司“遠距離”的運輸任務——跑宜賓屏山縣、樂山馬邊彝族自治縣這些單程超過50公里的路線,一半走高速、一半走國道。“剛開始跑馬邊的時候,擔心電池不夠用,結果跑下來發現,搭載寧德時代423度電的版本,往返一趟120公里,還能剩60%以上的電。”司機小李說。

高速免20%過路費的政策,更是讓干線運輸的利潤再提一截。“以前跑高速單程過路費150塊,現在新能源車上高速能免20%,單程只需要120塊,一個月跑10趟,光過路費就能省300塊。”周總說,這對薄利的物流行業來說,“積少成多就是大收益”。
售后保障也讓他很放心。“我們公司在犍為,東風的售后距離不到一個小時就能到,沒有特殊情況,基本兩個小時之內就能解決小問題。”有一次,小李在馬邊彝族自治縣遇到車輛報警,“打電話給東風售后,他們的工作人員一個小時就趕到了,檢查后發現是小故障,十幾分鐘就修好了,一點沒耽誤送貨。”
一年多運營下來,周總對車輛質量贊不絕口:“品控很好,質量很過硬,我們拉煤礦伴生品的場景不算好,貨重還容易腐蝕貨箱,但東風的車沒什么別的問題,連小毛病都少。”他最認可的還是動力和電耗,“重載時動力完全夠用,電費成本也比燃油費低很多,和以前用燃油車的時候比,成本簡直是天差地別。”
就連之前擔心的“補電耽誤時間”,也有了應對方案:“自卸車跑近距離,一天充一次電夠了;牽引車跑遠的,比如去馬邊、宜賓,就走高速,偶爾需要補電,雙槍快充40分鐘就能充到80%,速度也很快,一點不影響時效。”
天龍哥活動高光:從首批用戶到“天龍艦隊”的信任之選
2025年11月8日,東風天龍哥俱樂部成立暨天龍哥權益發布活動現場,燈光聚焦在舞臺中央——周總作為樂山地區東風新能源商用車的首批用戶,接過話筒時,臺下響起一陣掌聲。“一年多前,我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買了一批東風新能源車,今天還要再訂兩輛!”他的話里滿是底氣,隨手舉起手機展示運營數據,“每公里成本6毛多,重載動力不打折,售后一小時上門——這樣的車,我們物流人沒理由不認可!”

臺下的電子屏上,正滾動播放著天龍哥俱樂部的價值、情感、服務、生態4大核心權益,周總指著屏幕笑著補充:“不僅車好,東風還給我們這些老用戶搭了俱樂部的平臺。你們看,這四大權益每一條都說到我們心坎里。”他舉例說,自己的公司剛通過審核,加入了俱樂部里為車隊用戶設計的專屬級別——“天龍?艦隊”,“要知道,‘天龍?艦隊’得購車五臺以上才能申請,現在我們能享受額外權益,比如車隊專屬的維保方案、積分兌換優先級。”
活動尾聲,周總在訂車合同上簽下名字,身邊的工作人員遞來“天龍?艦隊”專屬徽章。“下一步,等新訂的兩輛自卸車到了,我打算再優化運輸業務。”他望著舞臺上“情暖卡友權益相守”的標語,語氣堅定,“跟著東風走,不僅能省成本、提效益,還能感受到被重視——這就是我們物流人最想要的‘伙伴關系’。”
夕陽下,一輛天龍KL純電牽引車駛上犍為到馬邊的高速,車身上“東風新能源”的標識在余暉中格外醒目。從周總十年燃油車經營的困境,到使用東風天龍新能源車的綠色轉型,他的故事,不僅是一個物流人的創業升級,更是東風商用車深耕煤礦運輸場景、助力客戶降本增效的生動見證——對物流人來說,專業的解決方案永遠是最堅實的底氣。
責編:陳方
一審:陳方
二審:湯世明
三審:王超
來源:華聲在線
免責聲明:華聲在線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文章僅是作者個人觀點,不應作為投資依據。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文章是網絡作者投稿發布,版權歸投稿作者所有。作者應對文章及圖片的真實性及版權負責。一旦因此引發版權糾紛,權利人提出異議,華聲在線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刪除相應內容。侵權責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擔,如由此造成華聲在線損失,投稿者應承擔賠償責任。如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系我們38160107#(#改成@)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