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下午,衡陽市南岳區金月小學校園成為一片熱火朝天的勞動樂園,以“悅見花開,耕種未來”為主題的第二屆“悅耕”勞育節圓滿舉行。活動旨在通過沉浸式勞動體驗,深化“悅彩教育”理念,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技能、感受樂趣、滋養品格。
低年級:夯實生活之基
勞動教育,始于習慣。一、二年級的“快樂成長”系列聚焦生活自理,為成長打下基石。一年級的萌娃們神情專注,小手靈活地穿、疊、理,鞋帶系出蝴蝶結,衣物疊放方正,書包整理有序,稚嫩的臉龐上寫滿認真。二年級的孩子們則兩兩合作,挑戰套、疊被褥。他們卷、抖、套、折,動作穩中有序,全然不似往日的調皮,在方寸之間盡顯耐心與協作。

中年級:探索生活之趣
三、四年級的“四季美味”環節,將勞動轉化為一場充滿驚喜的探索之旅。同學們從金桔基地親手采摘果實,再到創意拼盤與涼拌制作,在色彩搭配與造型設計中釋放想象力:芒果化作發絲,草莓變身錦鯉,尋常食材在巧思妙手中被賦予生命;黃瓜、木耳與調料碰撞,呈現出色香味俱全的佳肴。一盤盤創意作品讓人垂涎欲滴,評委老師笑稱:“簡直是小型美食藝術展!”

高年級:淬煉生活之能
五、六年級的“人間煙火”板塊將活動推向高潮。五年級同學在食堂大顯身手,餃子皮在掌心旋轉,餡料被巧妙包裹,有的餃子像元寶,有的像月牙;六年級的“小廚師”們在真知樓前各展其能,切菜、掌勺、裝盤,架勢十足,烹制出香氣四溢的家常菜。待到品嘗時刻,熱騰騰的餃子和色香味美的菜肴擺上餐桌,孩子們臉上洋溢的成就感與喜悅之情,是對勞動最好的禮贊。

該校負責人表示:“從摘一顆金桔到包一盤餃子,從系鞋帶疊衣到創意拼盤,每個孩子都在勞動中學會了專注、耐心與合作。這不僅是一場比賽,更是一場從‘勞動實踐’到‘成果品嘗’再到‘經驗傳遞’的完整體驗,讓孩子們深刻理解到勞動不僅是付出,更是創造幸福、分享美好的過程!我們也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持續推進學校‘1423’‘悅耕’勞動教育體系走深走實,讓熱愛勞動、崇尚創造成為‘悅彩’學子的鮮明底色。”

本屆勞育節成功展現了南岳區金月小學“悅彩教育”的豐碩成果,孩子們在汗水與歡笑聲中,真正體會到了“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真諦。(通訊員 譚聰美)
責編:陳方
一審:陳方
二審:湯世明
三審:王超
來源:華聲在線
免責聲明:華聲在線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文章僅是作者個人觀點,不應作為投資依據。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文章是網絡作者投稿發布,版權歸投稿作者所有。作者應對文章及圖片的真實性及版權負責。一旦因此引發版權糾紛,權利人提出異議,華聲在線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刪除相應內容。侵權責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擔,如由此造成華聲在線損失,投稿者應承擔賠償責任。如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系我們38160107#(#改成@)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