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3日上午,常寧市西江小學籃球場旁靜靜停靠著一輛科普大篷車。它代表著由常寧市科協、常寧市教育局和常寧市老科協聯合主辦的“科普教育進校園”活動即將在這所校園拉開帷幕。

科普的“露天課堂”里,來自市科協的科普志愿者與科技工作者們化身“科學導師”,他們通過趣味講座、操控演示、互動體驗三大板塊,為孩子們帶來了一場集趣味性、知識性與互動性于一體的科學盛宴。
科技志愿者講解“無人機基礎原理”并作簡單的操作演示引發同學們陣陣驚呼,孩子們按捺不住好奇心,紛紛舉手想試一試。抽象的航空知識此時轉化為最直觀的操作體驗,孩子們對無人機的興趣達到了頂峰。
“大疆機甲大師”在遙控操控下絲滑行走,偶爾開起玩笑——朝同學們放射空炮時,孩子們被逗得眉間漾開笑意,里面藏著對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的贊嘆與向往。

“T字之謎”四巧板,“七元正方形”,“三元正四面體”“立體三角拼搭”等益智教具徹底將同學們帶進幾何世界,并在里面自由動手組合。
木質榫卯拼搭是我國古代傳統工藝與現代益智思維的結合,同學們試了一次又一次,木塊拆了又重搭,老師與志愿者見狀都忍不住好奇心,上前齊幫忙。
“百拼電子世界”需要通過模塊化元件搭建電路,同學們自覺分配不同的任務,你查閱圖片,我找零件,如果實驗一次沒有成功?大家都不氣餒,馬上交換任務,“哪里不對,我再來檢查一下!”
“這次科普進校園活動,既為孩子打開了看世界的新窗口,也被他們純粹的好奇心重新點燃了對科學的熱情。這樣的活動還將持續開展。”該校負責人如是說。

“小小科學家們”穿梭在各種各樣的互動區內人氣爆棚,在動手操作中探索科學原理,大家臉上洋溢著專注與興奮。
五年級學生拿著自己的實驗成果,興奮地和同學分享。班主任肖老師表示,科普進校園活動彌補了課堂教學的延伸需求,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悟,不僅激發了科學興趣,更培養了探究精神和創新思維。
黃立輝校長表示,希望通過“流動科普課堂”“科技大篷車”等形式,讓科學種子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引導他們樹立科學思想、培養科學方法,為未來成為創新型人才奠定堅實基礎。
(通訊員 劉意)
責編:陳方
一審:陳方
二審:湯世明
三審:王超
來源:華聲在線
免責聲明:華聲在線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文章僅是作者個人觀點,不應作為投資依據。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文章是網絡作者投稿發布,版權歸投稿作者所有。作者應對文章及圖片的真實性及版權負責。一旦因此引發版權糾紛,權利人提出異議,華聲在線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刪除相應內容。侵權責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擔,如由此造成華聲在線損失,投稿者應承擔賠償責任。如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系我們38160107#(#改成@)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