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塔摩云、港口放歌;江湖相畔、商貿繁榮。”位于長江經濟帶與京廣經濟帶交匯處的云溪區,自古便是商賈云集之地。進入“十四五”以來,云溪區依托萬億石化產業核心基地的產業基礎,緊抓國家物流業轉型升級與岳陽市打造中部地區最大的物流倉儲基地的戰略機遇,堅持以規劃為引領、以項目為支撐、以創新為動力,推動現代物流業實現從“夯基壘臺”到“積厚成勢”的跨越式發展,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的物流動能。
一、高位推動,構建產業發展新格局
面對“十四五”新征程,云溪區將現代物流業擺在了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2023年1月9日,區物流發展服務中心正式掛牌成立,標志著物流產業發展進入了專業化、系統化推進的新階段。中心成立后,迅速厘清職能,協助制定“三定”方案,推動成立了以區長為組長的物流工作領導小組,高位統籌產業發展。設立200萬元物流產業發展專項引導資金,并通過“四海攬才”引進專業人才,為行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組織、資金和人才保障。

為解決“底數不清、方向不明”的問題,中心于2023年3月啟動全區物流供應鏈企業大摸底,專班深入“兩廠、港區、園區”及各類企業,歷時兩個月,基本盤清了基礎設施、資源配置與企業需求,為科學決策打下了堅實基礎。
二、規劃引領,擘畫高質量發展藍圖
針對石化產業跨越式發展帶來的新需求,云溪區高起點、高標準編制了《岳陽市云溪區現代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3-2030年)》,并于2024年3月通過專家評審。該規劃明確提出構建服務主導產業、暢通城鄉循環、銜接多式聯運的現代物流體系,旨在打造沿江沿海與內陸聯動的“金十字架”,為“十四五”期間乃至更長時期的物流業發展指明了清晰路徑。
依據規劃,云溪區創新提出“一區兩片”的現代物流創新發展區布局:沿江片區重點依托長江黃金水道,布局港口作業區,已建成營運泊位21個,入駐重點物流企業16家,2024年貨物吞吐量突破2100萬噸;云溪片區則圍繞“公鐵水”多式聯運,入駐重點物流企業22家,2024年貨物吞吐量突破200萬噸。這一布局有力支撐了全區物流產業的集聚和升級。
三、項目為王,夯實物流網絡硬支撐
“十四五”期間,云溪區堅持以重大項目建設牽引物流基礎設施能級提升。重點項目穩步推進:湖南岳陽鐵水集運煤炭儲備項目一期正式投入運營,二期項目基本完成前期調研,總投資56億元,區域物流樞紐能力得到有效增強。

多式聯運突破發展:湘粵通路口鋪“鐵公水”多式聯運項目順利投入運營,總投資3500萬元,為貨物快速集散和多式聯運提供了極大便利,進一步強化了區域綜合運輸效率。

物流配套加快建設:永泰運化工物流項目加速推進建設,總投資7.6億元,設有危貨倉儲、集裝箱堆場、液體儲罐和分裝功能,配套有危貨停車場、TANK箱、危貨車輛清洗和檢修設施,為化工企業提供全流程、安全高效的服務。

農村物流打通脈絡:作為民生實事的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項目于2024年12月1日正式運營。該項目創新采用城鄉公交客車捎帶快遞模式,改裝7輛公交車,配備3臺無人配送車,開通7條公交捎帶線路和4條貨運專線,并引入溪鳥自動分揀設備,整合五家快遞品牌,設置32個村級站點,覆蓋超90%的行政村,徹底打通了農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顯著提升了螃蟹、龍蝦、艾制品等特色農產品的上行效率。

四、創新賦能,培育產業發展新優勢
云溪區不僅注重“硬”設施建設,更在“軟”環境和服務創新上持續發力。精準服務企業:積極為企業爭取獎補資金,成功為森凱物流等企業申請貸款貼息和引進獎勵。梯度培育庫內企業從2家增至13家。
推動兩業融合:緊緊圍繞服務萬億石化核心基地的目標,積極謀劃化工產品供應鏈平臺建設,開展前期調研和招商洽談,推動物流業與石化產業深度融合。
優化行業生態:撰寫《危貨運輸車輛備案登記制度調研報告》以加強安全監管,并籌劃成立物流行業協會,促進行業自律與協同發展。
“長江潮涌風帆勁,百舸爭流奮者先。”“十四五”的前四年,云溪區物流業實現了機構從無到有、規劃從舊到新、網絡從疏到密、功能從弱到強的深刻蛻變。立足“十四五”收官與“十五五”新起點謀劃的關鍵時期,云溪區將繼續錨定打造中部地區最大的化工物流倉儲中心的目標,持續推動“兩業融合”,建設大港口、發展大航運、完善大配套,力爭到2026年,實現散貨吞吐量3400萬噸、公路運輸1200萬噸、集裝箱吞吐量150萬標箱的宏偉目標,為岳陽加快建設國家物流樞紐城市貢獻更強勁的云溪力量。
責編:陳方
一審:陳方
二審:湯世明
三審:王超
來源:華聲在線
免責聲明:華聲在線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文章僅是作者個人觀點,不應作為投資依據。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文章是網絡作者投稿發布,版權歸投稿作者所有。作者應對文章及圖片的真實性及版權負責。一旦因此引發版權糾紛,權利人提出異議,華聲在線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刪除相應內容。侵權責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擔,如由此造成華聲在線損失,投稿者應承擔賠償責任。如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系我們38160107#(#改成@)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