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歲的李蘭(化名)因急性心肌梗死住進了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病房。次日,74歲的哥哥李福(化名)前來探視妹妹,卻在病房里突發急性心肌梗死,好在經過及時救治轉危為安,兄妹成了同病房的“難兄難妹”。心血管內科主任蔣路平分析,兄妹二人雙雙心梗并非偶然,當心梗突襲時,掌握急救四步法,可求得生機。
兄妹二人同發心梗,醫生分析:并非偶然!
71歲的李蘭在3年前便頻繁出現胸悶、胸痛的癥狀,因休息或服用救心丸后癥狀能得到緩解,李蘭便沒有重視。11月14日下午,李蘭突然遭遇了持續4小時的劇烈胸痛,全身大汗淋漓。家屬緊急將她送至長沙市中心醫院急診科。急診心電圖檢查結果顯示其心肌缺血,冠脈造影確診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情況危急,醫院心血管內科團隊迅速為她實施了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手術,李蘭終于脫離了生命危險。次日,哥哥李福前來醫院探視妹妹。在病房里,李福突然感覺胸口像被巨石壓住一樣疼痛,還伴有頭暈、嘔吐、全身冷汗,醫生迅速為他看診。經過一系列檢查,李福被確診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冠脈造影進一步發現其心臟三支血管存在嚴重病變,其中右冠狀動脈堵塞程度竟高達95%。醫院心血管內科團隊再次緊急出動,為他實施了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支架植入術,這才讓李福轉危為安。
心血管內科主任、主任醫師蔣路平分析,兄妹二人雙雙心梗并非偶然。李蘭患高血壓20多年,卻未規范治療,三年間反復胸痛僅靠救心丸硬撐;李福長期患有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疏于管理。這些都是導致兩人突發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之一。

寒潮來襲,醫院舉辦義診講座普及“護心攻略”。
在第12個“中國心梗救治日”來臨之際,11月18日上午,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啟動“急性心肌梗死正確救治”科普義診系列活動,將“護心”知識和急救技能送進社區、企業及醫院門診。
醫院門診大廳內,心血管內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金橋為市民開展科普講座。他表示近期長沙寒潮致氣溫驟降超10℃,氣溫劇變會誘發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加重心臟負擔,心血管疾病發病人數可能增多,市民需做好預防。金橋建議做好保暖,重點護好頭、頸、腳部,減少血管受寒收縮風險;避免寒冷天劇烈運動,可選天氣好時適度運動;戒煙限酒,保護心血管;定期監測血壓,異常及時就醫,遵醫囑調整生活或治療。金橋還提醒市民,心梗發作后120分鐘是急救黃金時間,在此期內有效救治能大幅提高患者生存率。若身邊有人疑似心梗,要第一時間撥打120急救電話,為生命爭取時間。
蔣路平表示,當心梗突襲時,掌握急救四步法可求生:
一是快速辨別致命信號,突發持續(超過15分鐘)胸骨后或心前區壓榨樣疼痛,伴有大汗、惡心、肩背或頸部放射痛,或者出現氣促、瀕死感,都應高度警惕;
二是立即撥打120,不要自駕或打車前往醫院,救護車配備專業設備,途中可進行急救;
三是讓患者靜臥制動,協助患者原地平臥或半臥休息,避免活動、情緒激動,若血壓不低,可舌下含服1片硝酸甘油,不要自行服用阿司匹林或反復用藥;
四是盡快疏通血管,信任醫生,到達醫院后配合檢查,確診后在120分鐘內進行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手術是救命關鍵。
本次科普義診活動輻射廣泛,11月13日,走進湖南省電力公司普及家庭急救知識;11月14日前往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講解職場心梗預防;11月18日在醫院門診大廳集中進行科普健康教育和心肺復蘇演練。三場活動服務近400人,社會反響熱烈。
(通訊員 朱艷芬 秦璐)
責編:陳方
一審:陳方
二審:湯世明
三審:王超
來源:華聲在線
免責聲明:華聲在線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文章僅是作者個人觀點,不應作為投資依據。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文章是網絡作者投稿發布,版權歸投稿作者所有。作者應對文章及圖片的真實性及版權負責。一旦因此引發版權糾紛,權利人提出異議,華聲在線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刪除相應內容。侵權責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擔,如由此造成華聲在線損失,投稿者應承擔賠償責任。如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系我們38160107#(#改成@)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