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11月19日訊(通訊員 洪穎)近日,平江縣第二醫共體依托高效聯動的轉診機制,聯動浯口鎮衛生院與平江縣婦幼保健院,成功為一名宮外孕高危患者贏得黃金救治時間,彰顯了分級診療體系下基層醫療與上級醫院協同作戰的強大合力,為縣域醫療服務提質增效寫下生動注腳。
37歲的患者李某因停經37天,下腹隱痛伴少量陰道流血就診于浯口鎮衛生院。接診汪醫生憑借豐富的臨床經驗,結合尿HCG陽性結果與B超未見孕囊的關鍵信息,敏銳判斷其宮外孕風險極高。考慮到宮外孕破裂可能引發腹腔內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汪醫生第一時間向患者及家屬告知病情嚴重性。然而,患者及家屬對病情重視不足,存在僥幸心理。
為避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機,汪醫生與該醫共體轉診辦工作人員耐心細致地開展健康宣教,從風險危害到救治路徑逐一解析,最終打消家屬顧慮,達成轉診共識。轉診申請提交后,浯口鎮衛生院通過轉診APP,同步將患者病歷、檢查結果等關鍵信息上報至總醫院,總醫院迅速啟動信息流轉機制,將關鍵信息同步至平江縣婦幼保健院。作為縣域婦產科急癥救治骨干力量,縣婦幼接診團隊通過信息共享平臺獲取患者完整病歷及檢查數據,提前完成病情研判,復核確診后迅速開展手術救治。目前患者術后恢復良好,回望整個救治過程,從基層衛生院的精準研判、轉診APP的信息互通、到總醫院統籌協調、再到上級醫院的精準施治,醫共體各環節環環相扣、高效聯動,成為患者生命安全的堅實保障。
此次救治案例并非個例,而是平江縣第二醫共體持續深化改革、完善轉診機制的縮影。近年來,該醫共體不斷打破醫療資源壁壘,通過建立標準化轉診流程、搭建信息共享平臺、強化基層醫生能力培訓等舉措,構建起“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就醫新格局。不僅為患者節省了就醫時間和經濟成本,更在危急重癥救治中發揮了關鍵作用,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高效、優質、連續的醫療服務。
醫共體建設的核心價值,在于讓醫療資源流動起來,讓救治力量協同起來。據統計,自今年八月轉診平臺正式應用以來,醫共體內部累計完成轉診475人次,其中危急重癥轉診占比達20%以上。平江縣第二醫共體以實際行動踐行“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發展理念,通過機制創新破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為縣域醫共體建設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經驗,也為守護基層群眾生命健康筑牢了堅實防線。
責編:陳方
一審:陳方
二審:湯世明
三審:王超
來源:華聲在線
免責聲明:華聲在線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文章僅是作者個人觀點,不應作為投資依據。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文章是網絡作者投稿發布,版權歸投稿作者所有。作者應對文章及圖片的真實性及版權負責。一旦因此引發版權糾紛,權利人提出異議,華聲在線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刪除相應內容。侵權責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擔,如由此造成華聲在線損失,投稿者應承擔賠償責任。如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系我們38160107#(#改成@)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