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普頓大學順利完成為期10天的秋季中國訪問行程,展現了全球伙伴關系如何為兩國學生創造機會。本次代表團由校領導、五大學部與南安普頓商學院的代表,以及專業服務團隊成員組成。代表團先后到訪上海、北京、杭州、南京和武漢,圍繞高等教育合作、可持續研究、產學互動與畢業生職業發展等主題,舉辦了一系列會議、論壇與合作活動。
作為全球百強大學,南安普頓大學此次行程全面展示了其在學術研究、人才培養與教育創新方面的領先地位;同時也強調了學校對中國市場的堅定承諾、對中英教育合作的長期投入,以及與中國高校共建長期、互利伙伴關系的愿景。

南安普頓大學副校長(國際與交流)Andrew Atherton教授表示:“中國在南安普頓大學的全球戰略中占據核心位置,我們與中國有著長期的合作歷史。通過長期的教育與科研伙伴關系,我們致力于培養具備全球視野、創造力與社會責任感的新一代學生。
“此次訪問不僅是一次交流,更是南安普頓大學與中國伙伴共同定義教育未來的重要契機。”他強調說:“我們將繼續在智能制造、綠色能源、海洋科學與數字人文等領域深化合作——為兩國青年創造更多機會。”
上海:全球教育領導力論壇匯聚頂尖思想
10月18日,代表團在上海靜安瑞吉酒店舉辦“南安普頓大學2025全球教育領導力論壇”。作為本次訪華行程的旗艦活動,論壇吸引了英國文化教育協會、在華英商會、重點合作高校以及英國駐華使館教育處的代表參與。南安普頓大學正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和浙江大學等中國頂尖高校不斷深化合作,圍繞海洋科學、數據科學、可持續能源、人文社科與先進制造等領域建立聯合科研項目與學術交流平臺。
英國文化教育協會高級項目經理 Joshua Gabriel 表示:“南安普頓大學在連接中英兩國教育生態方面具有獨特作用。本次論壇讓教育者、雇主與校友共同探討能夠提升畢業生全球競爭力的未來技能。”

論壇還展示了面向中國學生的“CareerReady+”就業力培訓項目。該項目由南安普頓大學與數字媒體平臺(包括微博、小紅書、抖音)及技術合作伙伴 乒創數字科技共同設計,為學生提供數字營銷、個人品牌與跨文化溝通等行前培訓。完成該項目的畢業生將獲得“全球就業力證書”,并可對接實習崗位,助力順利實現從校園到職場的過渡。
北京:中國開放日·全球就業力嘉年華
10月25日,代表團在北京三里屯通盈中心洲際酒店舉辦“中國開放日:「職」通未來嘉年華”,吸引了數百名學生與家長參加。南安普頓大學高級副校長(學術事務)Phillip Wright教授在開場致辭中強調,學校致力于為學生提供在快速變化的全球就業市場中所需的自信、技能與人脈網絡。

活動設置了三個主題論壇,分別聚焦人工智能與創新、可持續發展與綠色經濟,以及人文藝術與社會科學。多位中國校友參與交流,分享在南安普頓的學習體驗。

活動還展示了學校的實習項目與 CareerReady+ 計劃成果。目前,南安普頓大學為中國學生提供900余個現場、混合或遠程形式的實習與商業項目機會。最新數據顯示,學校畢業生就業率已達97%,在英國“雇主最青睞的大學”中位列第八,并在《QS 2025畢業生就業力排名》中躋身全球前20。現場職業發展顧問提供個性化咨詢,幫助學生設計“從學習到職業”的個人路徑并明確職業目標。
南安普頓大學代表團在北京期間,南安普頓大學社會學教授 Brienna Perelli-Harris 還受邀參加了由北京大學主辦的中國家庭追蹤調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 CFPS)國際顧問委員會會議。此前,南安普頓大學在人文領域已經與北京大學建立了正式的學生交換項目,進一步加強了兩校之間的學術聯系。
南京、武漢、杭州與南昌:強化區域合作與推動跨學科科研
在南京,代表團與長期合作伙伴高校會面,拓展跨學科研究合作。在南京大學,雙方圍繞科研合作與學生交流進行了討論,探討在海洋科學、生態系統修復以及人文與社會研究等領域開展聯合項目的可能性。在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環境與生命科學學院代表與園方就城市生物多樣性與自然教育的合作進行了交流。該合作旨在結合南安普頓大學在海洋與生態研究方面的優勢,推動中英在自然保護與公眾科學領域的聯合研究與人才培養,體現學校在跨學科研究領域的全球影響力以及在可持續發展與社區參與方面的戰略關注。代表團還與多所地方高校與教育機構會面。人文與藝術學院教授分享了南安普頓在國際藝術教育與媒體傳播方面的經驗,并與南京傳媒學院探討在創意藝術方向的聯合課程開發。
在武漢,代表團拜訪了英國駐武漢總領事館、當地國際學校與校友代表,探索區域教育合作、創業項目與校友職業發展計劃。在杭州,代表團與浙江大學就海洋與地球系統科學的聯合研究進行了討論。在南昌,訪問重點放在社會科學與商學教育合作。代表團走訪江西財經大學,雙方就國際貿易、數字經濟、可持續金融與ESG教育的合作機制進行了交流。
責編:陳方
一審:陳方
二審:湯世明
三審:王超
來源:華聲在線
免責聲明:華聲在線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文章僅是作者個人觀點,不應作為投資依據。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文章是網絡作者投稿發布,版權歸投稿作者所有。作者應對文章及圖片的真實性及版權負責。一旦因此引發版權糾紛,權利人提出異議,華聲在線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刪除相應內容。侵權責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擔,如由此造成華聲在線損失,投稿者應承擔賠償責任。如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系我們38160107#(#改成@)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