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行業競爭日趨激烈、信貸風險防控形勢復雜多變的背景下,信貸資產質量是銀行生存發展的生命線。如何精準識別風險、快速處置隱患、持續優化資產質量,成為農商銀行高質量發展道路上必須破解的重要課題。自 2020 年起,衡陽農商銀行立足自身業務實際,創新推行 “T+1” 風險核查監督機制,以多維度監測覆蓋風險點,以閉環式管理壓實責任鏈,構建起全方位、多層次、高效率的信貸風險防控體系。
一、直面行業痛點,創新防控思路
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和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農商銀行的信貸業務規模不斷擴大,服務客群日益多元。但與此同時,信貸風險也呈現出隱蔽性強、傳導速度快、影響范圍廣等特點,傳統風險防控模式面臨諸多挑戰。部分銀行存在風險監測碎片化、信息傳遞不及時、責任落實不到位等問題,導致風險識別滯后、處置被動,不僅影響信貸資產質量,也制約了業務的健康發展。
面對行業共性難題,衡陽農商銀行深刻認識到,信貸風險防控必須打破 “事后補救” 的傳統思維,構建 “事前預防、事中監測、事后處置” 的全流程防控體系。基于這一認知,該行創新性地提出 “T+1” 風險防控核心思路,即貸款發放次日便啟動全方位風險核查,通過“快響應、全覆蓋、嚴追責”的機制設計,將風險識別關口前移,實現風險隱患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從源頭上筑牢信貸資產安全防線。
二、多維舉措發力,構建防控體系
(一)多系統聯動,實現風險監測全覆蓋
信貸風險的有效防控,離不開全面、精準的數據支撐。衡陽農商銀行整合內部資源,搭建起多系統聯動的風險監測平臺,實現對信貸業務全流程的無死角監測。該行嚴格遵循貸款監測管理辦法,將信貸系統、ODS系統、審計系統的數據進行深度融合,重點監測新放貸款的支付發放合規性、資金用途流向、借款主體資格、擔保手續完備性、期限利率執行情況等關鍵環節。同時,針對關聯貸款、假借冒名貸款等高頻風險點,以及客戶經理廉潔從業情況進行專項監測,確保風險隱患無處遁形。
在數據監測基礎上,該行建立新放貸款監測臺賬,于貸款發放次日開展逐一電話回訪,通過與借款客戶、擔保人直接溝通,核實貸款相關信息真實性,抓取潛在問題線索。對監測過程中收集的數據資料,該行安排專人進行系統整理、深度分析和規范歸檔,形成完整的風險監測數據庫。根據分析結果,按照風險等級劃分標準,制定差異化處置措施,及時向相關支行下發風險提示函,每月定期出具新放貸款監測報告,為信貸決策提供科學依據,最大限度保障信貸資金安全。此外,針對貸款不良率較高的客戶經理所管理的貸款,該行實施重點標注、強化監測,進一步提升風險防控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二)規范回訪流程,推動責任落實層層化
為確保風險核查工作落到實處,衡陽農商銀行制定了標準化、規范化的電話回訪流程,構建起 “支行自查、部室抽查、紀檢監督” 的三級核查機制,層層壓實責任,確保核查工作不走過場、取得實效。
支行層面,行長和會計(或指定專人)作為第一責任人,每周在全員夕會時,至少對轄內新發放貸款開展一次電話抽查,每次抽查戶數不低于 3 戶。該行將此項工作納入支行履職評價體系,直接與績效考核掛鉤,倒逼支行強化責任意識,認真開展核查工作。
聯點部室層面,每月在參與支行夕會期間,至少安排專人對聯點支行的新放貸款進行兩次電話抽查,每次抽查戶數不少于 3 戶。同時,對支行電話核查過程中的錄音、視頻等資料進行二次核查,確保核查流程規范、結果真實,及時發現支行自查過程中遺漏的問題。
紀檢監察室層面,履行監督執紀職責,對全行電話核查工作落實情況進行常態化監督,確保每周有抽查、有記錄、有反饋。各支行和部室在核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線索,需及時以書面形式移交審計稽核部,形成問題處置的閉環管理。
(三)嚴格追責問責,筑牢合規經營底線
為維護風險防控機制的嚴肅性和權威性,衡陽農商銀行建立了嚴格的追責問責制度,對核查工作中的失職瀆職行為 “零容忍”。明確規定,核查人員在工作中不得走過場、搞形式主義,若因核查不到位導致未能及時發現貸款風險,將嚴肅追究相關核查人員責任;在核查過程中發現客戶經理存在索拿卡要、違規發放貸款等違規違紀行為,由紀檢監察部門依規依紀處理,情節嚴重的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并根據抽查及核查情況實施連帶追責。
嚴格的追責問責機制,有效遏制了違規操作和道德風險,引導全行員工樹立 “合規創造價值” 的理念,推動信貸業務合規穩健發展。
三、實踐成效顯著,資產質量優化
(一)風險預警前置,處置效率大幅提升
“T+1” 風險防控機制通過非現場復審與次日電話回訪相結合的方式,實現了風險識別的前瞻性和及時性。以往需要較長時間才能發現的風險隱患,如今在貸款發放后短時間內就能被精準捕捉,為風險處置贏得了寶貴時間。通過及時下發風險提示函、制定針對性處置措施,該行風險化解處置的效率顯著提升,有效避免了風險擴大蔓延,最大限度減少了信貸資產損失。
(二)合規管理強化,風險隱患有效遏制
自機制推行以來,衡陽農商銀行的信貸合規管理水平得到顯著提升,違規放貸、假借冒名貸款等問題得到有效遏制。通過持續強化管理,該行信貸業務操作的規范性不斷增強,道德風險、操作風險發生率大幅下降,為信貸資產質量優化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資產質量向好,發展根基更加穩固
在 “T+1” 風險防控機制的有力保障下,衡陽農商銀行的信貸資產質量持續優化,抗風險能力顯著增強。優質的信貸資產質量,不僅提升了該行的經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也為其支持地方經濟發展、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更充足的資金保障,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
當前,金融行業面臨的風險挑戰依然復雜嚴峻,信貸資產質量管控任重道遠。衡陽農商銀行將持續深化 “T+1” 風險防控機制建設,不斷優化監測手段、完善責任體系、提升處置能力,持續推動信貸資產質量提質增效。同時,該行也將積極分享實踐經驗,與同業一道探索信貸風險防控的新路徑、新方法,共同推動農商銀行系統高質量發展,為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陳曉立)
責編:陳方
一審:陳方
二審:湯世明
三審:王超
來源:華聲在線
免責聲明:華聲在線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文章僅是作者個人觀點,不應作為投資依據。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文章是網絡作者投稿發布,版權歸投稿作者所有。作者應對文章及圖片的真實性及版權負責。一旦因此引發版權糾紛,權利人提出異議,華聲在線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刪除相應內容。侵權責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擔,如由此造成華聲在線損失,投稿者應承擔賠償責任。如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系我們38160107#(#改成@)qq.com。



